恶臭是各种引起不愉快感觉气体(异味)的总称。恶臭污染会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,严重时甚至危害身体健康。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精细化发展,恶臭异味污染治理工作成为热点方向和研究领域。
对恶臭污染治理的主流技术随时间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分析可知,微生物处理法研究开展最早,且每年的研究热度均最高,在各类恶臭气体污染治理中均有广泛研究和应用;等离子催化法、光催化法应用研究相对较晚,约在2000年左右出现,伴随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被关注;吸收法和除臭剂应用法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。总体来看,我国恶臭污染治理技术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处理法、吸附法、吸收法、等离子催化法、催化氧化/燃烧法、光催化法和除臭剂应用等技术。
针对我国发表论文中主要恶臭物质关键词进行梳理分析,恶臭成分的研究主要有硫化氢、VOCs、硫醇类、氨、硫化物(以有机硫化物为主)、胺类、苯系物、硫醚类和醛酮类为主。
其中硫化氢研究关注程度最高,硫化氢和氨都是是垃圾污水处理、畜禽养殖等过程典型恶臭无机物,由于其低嗅阈值、广泛的分布特征,一直是恶臭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对象,并且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素,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,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,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、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。
VOCs研究热点仅次于硫化氢,VOCs种类繁多、来源广泛,苯系物、醛酮、硫醇、硫醚等都是VOCs典型的恶臭物质,与恶臭相关的VOCs研究从2015年到2019年迅猛发展,出现频次上升6.5倍,这也进一步可以看出我国恶臭污染研究在VOCs方面呈现激增态势。例如多数苯系物(如苯、甲苯等)具有较强的挥发性,对区域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,同时对人体的血液、神经、生殖系统具有较强危害。醛酮类化合物具有慢性毒性,对人体产生重大危害。人在此种环境下会对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。
硫醇类、硫化物、硫醚类等物质是污水处理、饮用水异味以及化工类废气中的主要恶臭组分,也是重要的恶臭污染管控物质,硫醚类污染物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。
但是恶臭污染多为复合型臭气,由多种物质组成,是各类物质之间抑制、促进、协同等多重作用的结果,有些物质低浓度和高浓度状态下的味道也千差万别,因此各类恶臭污染情形下的主要恶臭成分、致臭机理值得持续深入研究。